1—9月,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占全市总产值超七成,核心引擎作用凸显
秋意渐浓,奋斗正酣。吹响全年冲刺的号角,全市园区以“436”工作目标为引领,扎实推进“两清单两增量”工作,在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1—9月,全市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超七成,园区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的支撑作用持续巩固。
项目驱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发展的活力,源于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今年6月,麦格米特智能制造基地暨扩能研发中心项目签约落地长沙,将在三年内建成12万平方米生产基地,重点布局网络电源模块、智能焊接模块、医疗整机模块三大核心产品线,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5亿元以上。
这一计划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正是全市园区推动项目“快签约、快开工、快投产”的生动缩影。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初,全市园区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达243个,其中新引进、规上扩能和规下扩能项目分别为50个、150个、43个;园区新投产项目189个,当前在建项目312个,建设热潮涌动。
项目招引同样势头强劲,截至10月初,全市园区签约落地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共367个,其中新引进项目186个、规上扩能项目140个、规下扩能项目41个;且转化效率显著——其中184个已开工,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在冲刺全年的关键阶段,园区建设进一步提速。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市新开工制造业项目达9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30个,从新材料(23个)、电子信息(23个)到工程机械(16个)、生物医药(12个)等,高度集中于千亿级产业集群赛道,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集聚效应;新投产项目4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
园区并进,平台能级不断提升
在各特色园区,发展活力同样竞相迸发。三季度,马栏山、天心、隆平、临空等重点特色园区表现活跃,推动35个计划投资超1000万元的特色项目新开工或新投产,涵盖新引进、规上扩能等多种类型,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项目推进的同时,园区经济增长韧性十足。1—9月,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4个国家级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产业集聚与平台建设也迎来一系列新突破:岳麓高新区推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产业集群成功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长沙高新区上榜工信部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湘江新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5家园区入围湖南省首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占全省总量近四成,进一步凸显长沙在重点产业领域的集群优势与引领地位。



关闭
打印